5 、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排名: NO5 关注指数:★★★☆ 上榜产能: 负极材料产能5000吨。 销售收入: 201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

5、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排名:NO5

关注指数:★★★☆

上榜产能:负极材料产能5000吨。

销售收入:201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2.90万元,实现净利润 277.70 万元,同比下降 53.35%。

主要客户:福斯特、比亚迪、苏州星恒等。

企业简介:公司最早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50万元,2014年股份制改革成功,注册资本达到6000万元,目前公司负极材料产能5000吨,2013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约1704吨(其中人造石墨1431吨,天然石墨273吨),实现营业收入6246.79万元,同比增长141.96%,实现净利润863.01万元,同比增长159.29%。公司也比较重视技术研发,陆续开发出硅-碳、硬碳、软碳负极材料,年初以来,公司获得项目专利授权1项。

专家点评:公司近两年业绩突飞猛进,年产能由最早的每年1500吨增至5000吨,2013年福斯特、苏州星恒开始进入前五大客户名单,受益于18650锂电池快速发展,公司产品供应开始趋于紧张,为推动星城石墨持续发展,公司欲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融资,但母公司当升科技(300073.SZ)刚投完江苏当升项目,短期内不会有大规模融资计划,所以星城石墨准备“另起炉灶”,启动了新三板挂牌筹备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计划于2014年实现挂牌。

6、江西正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企业排名:NO6

关注指数:★★★

上榜产能:负极材料产能7000吨。

销售收入:2013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约1500吨左右,实现销售收入约8000万元。

主要客户:深圳华粤宝、中山天贸、宁波维科、深圳比克等。

企业简介: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目前主要从事3C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用负极材料,以及正极材料等的研发与生产,2012年公司中间相碳微粒(MCMB)负极材料实现了批量化生产,目前正拓新能源负极材料年产能7000吨左右。

专家点评:公司凭借着与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的技术合作关系,年初以来,公司发布了锂电池负极材料专利声明1项,公司拥有硅-碳负极材料专利1项,公司专利主要集中在传统石墨材料上,研发能力仍待提高,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国内二线电池企业,不过近日公司股份制改革成功,由五大自然人持股,更名为江西正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可能会选择上市,公司未来发展需拭目以待。

7、湖州创亚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企业排名:NO7

关注指数:★★★

上榜产能:负极材料产能3000吨(未来产能将扩大2200吨)。

销售收入:2013年公司业务收入7171.72万元,净利润518.20万元。

主要客户:哈尔滨光宇、比克电池等。

企业简介: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500万元,公司与苏州大学签署协议,共同成立创亚联合实验室,公司成功开发出高能量密度负极及高压电解液,截止目前,公司已经发布了发明专利6项目,获得了授权专利3项,公司目前的负极材料产能3000吨左右,未来公司产能还将扩大2200吨,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7774.67万元,实现净利润598.96万元。

专家点评:尽管公司目前已为上市公司中科英华(600110.SH)100%控股的子公司,但由于母公司业务多元化,而创亚动力营业收入在母公司总收入比重不足5%,对整体业绩影响力太小。当然,创亚动力也和星城石墨一样,开始“另谋生路”,公司确定了最新的工作目标中“未来五年独立上市的目标”,登陆新三板或许将是公司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目前公司已经连续两年盈利,业绩表现也不错。

[责任编辑:中国电池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锂电池
负极材料
中国电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