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1日广州实施限牌,宣告了以前随意购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买车成了一件越来越复杂的事:人们买车不仅得考虑自己是否有资格购买、如何获得车牌,还得

自今年7月1日广州实施限牌,宣告了以前随意购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买车成了一件越来越复杂的事:人们买车不仅得考虑自己是否有资格购买、如何获得车牌,还得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为下一步升级消费未雨绸缪。

从广州限牌四个月来看,限牌时代的到来对人们购车选择产生了很大影响,混合动力车和涡轮增压产品是最受关注的两种购车选择。作为两种都具备节能和动力好特点的技术,混合动力P K涡轮增压,到底谁更值得购买?

节能与动力P K:难分伯仲

限牌时代应该买什么车?自广州实施限牌开始,如何买车成为一门藏着不少学问的事情。以前大家想买什么车就买,不喜欢可以随意更换,但限牌之后,不仅想买车变得困难,就算有车的人要换车同样有不少烦恼。

从过去四个月走势来看,在广州车市上,混合动力车和涡轮增压产品最受认可。究其原因,在于这两种技术都是非常高效的动力技术,相比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混合动力和涡轮增压两种技术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动力性更好。

混合动力,通常指油电混合动力,即燃料(汽油,柴油等)和电能的混合。混合动力汽车是有电动马达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驱动汽车,且不需要依靠充电站等设施,就能实现节能减排。

以广汽丰田混合动力凯美瑞?尊瑞为例,它搭载了丰田全球最先进的新一代油电混合双擎动力系统,尽管它同样搭载了一款2.5L汽油发动机,但在电动机辅助之下,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5.3L,相当于1.3L的水平,相比同排量的汽油版车型,节油率高达32%,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近32%,而动力性能媲美3.0L汽油车的效果,综合功率高达151千瓦。

涡轮增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一种利用内燃机运作所产生的废气驱动空气压缩机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可增加进入内燃机或锅炉的空气流量,从而令机器效率提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还能节约10%左右的燃油,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降低20%。

从全球来看,涡轮增压技术被视作传统内燃机技术的改进,而混合动力汽车则被视作新能源汽车,后者代表着汽车业发展方向。不过,在国内,混合动力技术与涡轮增压一起被归类为节能车,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主管部门认定这两种技术已经成熟,都具备普及推广的条件。

限牌时代P K:各有所长

本质上来看,涡轮增压和混合动力技术都是源自对传统内燃机技术的改进,以内燃机为基础,所以在使用方面没有任何不同:同样加汽油,同样做保养,同样的驾驶方式。问题是,涡轮增压和混合动力技术都适合每名消费者吗?在没有限牌的城市,可能这种区别并不明显,但在已经限牌的广州,不同的技术路线适合不同的消费者。

首先,对于有意升级置换的既有车主来说,涡轮增压技术是不错之选。根据广州限牌令中“置换新车排量不能超过旧车”的规定,消费者要想直接置换升级座驾,几乎只能选择涡轮增压车型。相比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产品,涡轮增压产品可能排量更低,动力更好。

其次,对于绝大多数首次购车的消费者来说,混合动力技术则是不二之选。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现在买车主要是作为代步工具,他们预算有限,很难有实力参与牌照拍卖。但是如果参与车牌摇号,需要与数十万人竞争“运气”。这时候,具备100%中签率优点的混合动力汽车,优势变得非常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购买混合动力汽车可能还面临价格偏高的问题,现在这一难题基本解决。今年6月,混合动力凯美瑞?尊瑞以25.98万元的起步价上市(与普通汽油版只有3.5万元差价),打破了豪华混合动力车型高不可攀的神话。

近日,为满足市场需求,广汽丰田面向广州客户特别推出了感恩优惠计划:12月31日前购买混合动力凯美瑞?尊瑞的车主,除可获得政府1万元财政补贴外,还将获得广汽丰田销售店1万元优惠,以及厂家提供的1万元油卡赠送,购买成本直降3万元以上。若以贷款方式购车,在指定金融机构可享受0利率(一年期,50%首付),让消费者购车梦想触手可及。

究竟是涡轮增压更好,还是买混合动力更值?通过这番结合广州限牌实际的分析,或许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技术问答

问:我们知道混合动力车都有电池,它的维护、保养成本会不会很高?

解答:维护保养成本等同汽油版汽车,无须支付额外的费用。广汽丰田在混合动力凯美瑞?尊瑞正式上市后针对混合动力电池推出“8年或20万公里免费维护”服务活动,即油电混合双擎动力电池在享受完5年或20万公里保修期之后,从交车日期算起仍然没有超过8年或20万公里期限的,此期间电池如发生由制造或材料品质引发的问题,广汽丰田将进行免费维护或更换。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混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