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隔膜厂一共有5条生产线,每条月产量可达90万平米,现在却只有1条线在生产。”
“沧州明珠又增加产能了,新上3条生产线,加上原来的一共4条生产线。”
上面两句话出自同一时间、同一场合、讨论同一行业的两个人,但内容却如此相悖。
主营P E 管道和B O P A 薄膜的沧州明珠(002108.SZ),2011年7月通过非公开增发投资1.31亿元,建设年产2000万平方米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预计2013年中期投产。记者了解到,公司目前拥有年产400~500万平方米生产能力的锂电隔膜试验线,2012年上半年为沧州明珠贡献收入1330万元,毛利率达到了51.48%,预计今年的产量将达到500~600万平方米。
在国内锂电池材料和电芯厂一团糟,企业接二连三倒闭的时候,这算是个很不错的成绩了。
事实上,像沧州明珠这样的隔膜新进入者不在少数,且纷纷在短期内获利后加速扩产。
而让人担忧的是,一方面,近两年隔膜投入者越来越多,规划产能一个比一个大;另一方面,众多隔膜厂商的实际产出远远低于投入产能,开工率不足已成为常态。
国内隔膜行业正处在低端重复生产无效供给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同时高端膜严重缺乏的扭曲状态。正如一位锂电投资人士所说,“中国现在不缺国产化的锂电池隔膜,缺的是能跟国际巨头抗衡的高端锂电池隔膜。”
新厂的攻与进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近50家企业在建或计划上马锂电池隔膜项目,预计新增产能将超过6亿平方米,其中已建成投产的不到20家。2011年投产的佛山市东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的是干法单拉工艺,产品规格主要有16μm、20μm和25μm。2012年上半年,东航的月产量为70万平方米。2012年8月,该公司又新投产了一条生产线,并宣称已于2012年10月突破销售额1亿元大关。
据佛山东航的内部员工周先生透露,东航的产品75%用于数码类产品,所以尽管锂电池市场低迷,但因近两年数码类产品的发展势头良好,东航也跟着收益不错,净利率在20%以上。
像东航这样的公司,还有河南义腾新能源科技和安徽铜陵晶能电子等。
河南义腾主要生产干法双拉PP膜,产品规格主要有20μm、25μm、32μm和40μm。公司原有两条隔膜生产线,2012年六月份完成四条生产线的安装。
铜陵晶能成立于2009年12月,是由安徽铜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上半年,公司的月产量为40~50万平方米。目前,铜陵晶能只有一条隔膜生产线,正在组装的第二条生产线预计将于2012年年底完工,届时产能将达到2200万平方米左右。晶能隔膜应用的领域也主要集中在数码类电子产品,约占七成,动力电池则占三成。
有业内人士指出,因为干法单向拉伸隔膜工艺技术已经很成熟,复制起来很方便,这些新的隔膜厂商无非是从佛山金辉、新乡格瑞恩和星源材质等老牌隔膜厂商嘴里抢食到部分市场,而且主要战场还是集中在数码类产品,估计他们接下来会一路打价格战。如果不能做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要持续保持这样的增长还很难说,到时候原有产能如何消化都会成大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目前国内隔膜产能主要来自干法工艺,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隔膜厂商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研发投建湿法隔膜生产线,且均喊出走高端路线、替代进口隔膜的口号。
天津东皋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东皋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5月投资成立,2011年8月,年产能3000万平方米的首条湿法聚乙烯双向拉伸隔膜生产线建成投产。公司2011年的产量约为20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针对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电池的巨大潜在市场,东皋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6亿元进一步扩产,新建6条动力电池隔膜生产线制造基地,并号称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能可达2.5亿平方米,力争三年内跻身锂电池隔膜产业世界前三强。记者了解到,公司刚于2012年7月获得上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
同样押注湿法工艺的还有2008年成立的深圳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做代理隔膜出身的冠力, 主要采购韩国W-SCOP、日本UBE、美国Celgard的隔膜,自己做裁切,再转手给国内电芯厂。2012年8月,公司第一条自产隔膜线开始投产,月产能30万平方米。冠力内部员工刘小姐告诉记者,公司自产隔膜生产线是做湿法双向隔膜,目标是替代国外进口产品,做高端湿法膜。公司2012年的规划产能是900万平方米左右,预计2013年年中还将上第二条湿法生产线。
记者了解到,除了上述年轻厂商投资湿法工艺,老牌干法厂商格瑞恩和星源材质均计划新增一条湿法生产线,佛山金辉以及大东南、九九久等上市公司也将新建湿法隔膜生产线。
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统计,目前我国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的产能比约为4.2:1。
预计到2013年底,干、湿两种隔膜扩产的产能比将为0.7:1,随着未来湿法工艺的加速推广,湿法隔膜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升。
老厂的守和退
据统计,2011年我国隔膜需求量为1.9亿平方米,其中7000万平方米通过进口满足,国内厂商产量为1.2亿平方米,国产化率约为63%。其中,新乡格瑞恩、深圳星源材质和佛山金辉三巨头合占我国国产隔膜超过70%的市场份额。
一位锂电芯研发人员华先生告诉记者,格瑞恩和佛山金辉的隔膜大部分是供给数码类产品用的,他们主要是用低价来占领市场。
采用中科院化学所干法双向拉伸技术的格瑞恩,目前拥有15条干法双拉生产线,产能达到1.2亿平方米,产品规格中以20μm和25μm出货量最大。公司属于最早一批进入锂离子电池专用隔膜领域的厂家之一,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产能规模,格瑞恩近年来都处于全国前列。
2012年上半年,格瑞恩隔膜产量为2250万平方米。虽然市场占有率仍保持全国第一,但与2011年相比,已经下滑五个百分点。记者了解到,格瑞恩近年来一直游走于国内低端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导致隔膜均价降至6元/平方米,且预计短期内还将下调。
佛山金辉高科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是由佛山佛塑科技集团(000973.SZ)与锂电池巨头比亚迪(002594.SZ)合资组建。公司2004年建成国内第一条湿法双拉生产线,目前产能可达2700万平方米,2012年上半年的实际产量为1200万平方米。
有业内人士透露,因为金辉的产品品质不是很稳定,虽然比亚迪有入股,但是比亚迪也只是部分数码产品采用金辉隔膜,而动力电池则完全不用。对此,一位隔膜技术研发人员表示,湿法工艺的优势在于可以把隔膜做得很薄,金辉的隔膜最厚暂时只能做到25μm,所以动力电池目前不建议用金辉的湿法隔膜。
主打产品为32μm和40μm的星源材质,数码类产品约占40%,动力类则占60%左右。公司共有10条干法单拉生产线和1条湿法试验线,目前产能7000万平方米。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星源材质的产品属于多层PP复合,因为初期技术不稳定,采用多层复合一方面可以避免许多大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星源无法一次性做出这么厚的膜,只能复合16μm或20μm的。此外,星源材质虽然已经上了湿法线,但是成品率还比较低。
相对格瑞恩和佛山金辉市场占有率不同程度的萎缩,星源材质近两年的市场份额并未发生较大变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公司牢牢抓住了比亚迪、中航锂电、万向集团等动力电池客户。
从以上三家国内代表性的隔膜厂商运营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老牌锂电池隔膜厂商的市场正遭遇新进入者的侵蚀。三家厂商除了新增一条湿法生产线,均表示未来暂无产能投放计划,老牌大厂都遭遇市场保卫战,更别提众多技术不过关的小厂了。
记者了解到,受201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下滑的影响,很多隔膜厂商目前无法满负荷生产,加上国内隔膜的良品率本来就不高,因此压低了厂商的产量并提高了生产成本,导致有些技术实力不过关的厂商关闭部分生产线甚至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