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中国 电池网 赵卓然发自北京报道 2011年全球共产销 锂电池 负极材料2.98万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和企业集中两大趋势。从区域看全球负极材料产业基本集中在中日两国,2011年中国企业共实现负极材料产销1.74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8.39%,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为40%,其余企业不足2%。 据中

【本网讯】中国电池网赵卓然发自北京报道 2011年全球共产销锂电池负极材料2.98万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和企业集中两大趋势。从区域看全球负极材料产业基本集中在中日两国,2011年中国企业共实现负极材料产销1.74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8.39%,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为40%,其余企业不足2%。

据中国电池网战略合作研究机构——真锂研究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全年的负极材产销量中,日立化成、深圳贝特瑞和杉杉集团三家实现产销2万吨,占比67.11%,占据垄断地位。其中日立化成年产销量约7000吨,深圳贝特瑞产销量约7000吨,与日立化成基本持平。杉杉集团旗下的宁波杉杉和上海硕能两家总产销量在6000吨左右,其中宁波杉杉的产销量为5200吨。

真锂研究墨柯教授告诉中国电池网,虽然负极材料产业的垄断格局已经形成,但并不意味着以后的竞争会削弱,因为寡头企业的垄断地位并不牢固,其他的一些企业跃跃欲试。为接近资源,降低制造成本,日本的主要负极材料企业也纷纷将产能转移到石墨资源丰富的中国。

中国电池网了解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的瑞盛新能源石墨生产线即将投产。据了解,内蒙古兴和县大鳞片石墨保有储量2000万吨,远景储量1亿吨以上,其中50-80目鳞片石墨精矿占全国同类石墨矿资源的70%以上,是目前国内唯一未被大规模开采的大鳞片石墨矿。据该公司总经理张兰计介绍,瑞盛斥资在乌兰察布市兴旺角工业园区内建设的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石墨深加工高新应用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1902亩,是内蒙古自治区22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及专有技术,产品包括从高纯石墨、可膨胀石墨、柔性石墨、球形石墨、一次电池与锂电池导电剂、高导热块状石墨、高导热石墨薄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高温润滑剂到锂离子动力电池等多种产品,这些项目中部分产品在全国也属首家生产。按照日新集团董事长张斌的规划,未来三到五年内,瑞盛新能源生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将挤进行业前列,公司的规划是以即将建成的石墨深加工高新项目为基础、以全国三大石墨生产地之一的兴和县丰富的石墨资源为依托,打造中国石墨高新产业谷。

墨柯教授告诉中国电池网,负极材料领域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竞争,二是石墨资源的争夺。贝特瑞在黑龙江鸡西圈得石墨矿,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大连丽昌投资5.3亿元建设年处理石墨加工产品5万吨以上,北汽集团在鸡西恒山区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7万吨负极材料和3万吨球形石墨的生产工厂。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