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锂研究认为,锂离子电池下游应用市场极为广阔,这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问题,因为不同市场在不同阶段对锂离子电池有着不同的需求,能否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实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简而言之,现阶段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市场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极为迫切,而以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和低速电动汽车为代表的低速电动车辆对锂离子电池的成本更为重视,而所谓的锂电新蓝海的储能市场,则二者并重。
在储能市场,锂离子电池面对的竞争最为激烈,认真了解其他储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真锂研究从上期月度报告开始对储能市场进行专题研究。本期主要介绍了压缩空气储能(CAES)、飞轮储能(FES)和超导储能(SMES)这3种储能技术开发的进展、相关企业、中国发展状况等。总体感觉,这些储能技术都在致力于提高技术的成熟度和降低成本的努力(或扩大用途或开发新材料),以使自己更适合市场需求。相关内容,敬请关注!
上期内容回顾(2013.05)
真锂研究认为,全球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产业链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尴尬阶段。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并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状态,这种状态明显还将持续较长时间,在目前全球经济总体处于低谷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难得;另一方面,产品售价的下降速度超过了成本的降速,企业利润在持续降低;同时,在高中低端的几乎各个产品领域,都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两个因素叠加作用,使得行业内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真锂研究认为,根源在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进步速度跟不上下游应用市场的发展需求。
上期真锂研究开始了储能市场的专题研究。在被称为锂电新蓝海的储能市场,存在着多种具备竞争力的储能技术,本期介绍了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这两种,其中后者正在积极向汽车领域进军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果锂离子电池技术不在能量密度提高方面加快步伐,那么,锂离子电池不但难以抢夺其他储能技术的市场份额,就是现有的市场也有可能会被侵蚀。这就是所谓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相关内容,敬请关注!